员工天地
人如其食,重塑对食物的认知——读《你是你吃出来的》有感
点击:68   发布时间:2025.07.25

我们到底怎样吃才健康?

夏萌医生《你是你吃出来的》这本书帮助我们重塑健康饮食新认知——吃对了少生病,病了这样吃。作者通过实际案例提醒大家,要预防疾病,先回归到食谱本身,一日三餐才是真正的保健品。这本书绝非简单的营养科普,而是用科学、详实且极具说服力的方式,颠覆了我许多关于“吃”的固有观念,让我真正理解了“You are what you eat”这句话背后的深意。

食物是身体的建筑材料

“吃错了”是万病之源书中反复强调的核心观点于我们很是受用——我们身体出现的各种问题(慢性病、亚健康、衰老加速、甚至情绪问题),很大程度上源于长期、持续的“吃错了”。不是简单的“吃多了”或“吃少了”,而是“吃得不均衡”、“吃得不正确”。这彻底改变了以往“生病找医生吃药”的单一思维,将健康的责任主体明确指向了我们自己——我们的餐桌。

营养均衡是根基作者用大量临床案例和生物化学原理,清晰阐述了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以及水这七大营养素对身体各个器官、系统(尤其是大脑、肝脏、免疫系统等)不可或缺的作用。缺乏任何一种营养,或者比例失衡,都是在给身体“埋雷”。比如,对蛋白质重要性的强调(细胞修复、酶和激素合成的基础)、对优质脂肪(特别是Omega-3)的正名、对精制碳水的警惕,都让人印象深刻。

个性化饮食至关重要例如,东方传统膳食以谷类、薯类和蔬菜为主,肉类、奶类摄入量较低,被视作预防慢性病的最佳膳食;西方饮食以肉蛋奶为主,谷薯类食物比例偏低,可能导致营养和能量的双过剩;地中海饮食强调蔬菜水果、鱼类、五谷杂粮和橄榄油的均衡,能够改善血管功能、减少炎症,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理想饮食模式。“甲之蜜糖,乙之砒霜”在饮食上同样适用没有适合于所有人的“完美食谱”,这让我意识到盲目跟风网红饮食法的巨大风险。古今中外的共识是,回归天然、尊重个体、科学搭配,方为健康之本。

收获满满与反思

告别“饿肚子”减肥的误区过去,我们总认为减肥就是少吃、饿肚子。书中明确指出,过度节食导致营养匮乏,会损害基础代谢,破坏肌肉,降低免疫力,最终陷入“越减越肥、越减越虚”的恶性循环。真正的健康减重(或增肌)必须建立在营养充足且均衡的基础上。

重新认识“脂肪”与“碳水”比如脂肪不再是洪水猛兽书中详细区分了“好脂肪”(不饱和脂肪酸,如橄榄油、鱼油、坚果、牛油果)和“坏脂肪”(反式脂肪、过量饱和脂肪)。好脂肪对大脑、神经系统、激素平衡、细胞膜健康至关重要。我开始更注重摄入优质脂肪的来源。

“隐形饥饿”的警醒即使吃得饱,甚至超重,也可能存在严重的“隐形饥饿”——即微量营养素(维生素、矿物质)缺乏。现代饮食中加工食品多,新鲜蔬果摄入不足,很容易导致这种情况。这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“吃得不少却总觉得累、没精神”。

早餐的重要性被再次提及书中强调早餐是开启一天代谢的关键,且必须包含充足的优质蛋白质(鸡蛋、牛奶、豆浆、瘦肉等),才能稳定血糖,提供持久能量,避免上午的饥饿感和精力不济。这让我彻底改变了以往“随便对付”或只吃碳水的早餐思维

 

《你是你吃出来的》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健康指南。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,更传递了一种积极负责的生活态度——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,而厨房就是最重要的“药房”。它让我明白,投资在健康、天然、均衡的食物上,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,直接决定了我们身体这部“精密机器”的运行状态和寿命长度。

一言简之,这本书不仅带来知识的更新,更是生活方式的醒。对待食物、生活、乃至自己的身体,我们要时刻心存敬畏之心,因为每一次进食,都在塑造着未来的自己。